民族学考研“民族主义”的概念_认同_情感_政治(民族学专业考研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插图
原标题:民族学考研:“民族主义”的概念

“民族主义”的概念

“民族主义”比“民族”的概念出现更晚,据考证,“民族主义”一词,最早在15世纪出现于莱布茨格大学的校园里,围绕“波希米亚人”和“非波希米亚人”的“出生地”(nations)问题曾进行了一场学术争论。争论中,双方使用了“nationalism”这个词。当时这个词仅仅指莱布茨格的教授为了保卫相同出身地同胞的共同利益而组成的联合组织,1836年这个词首次出现于《英国牛津词典》。[9]1844年意大利学者首次将“民族主义”(nationalism)运用于社会文本中,其基本含义是对于一个民族的忠诚与奉献,体现为一种突出的民族认同意识,即认为自己的民族比其他民族优越,特别强调促进和提高本民族文化和本民族利益,以对抗其他民族的文化和利益。[10]

学界对民族主义内涵从不同侧面加以论述并进行界定。英国学者安东尼·史密斯提出五义说:“(1)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2)民族的归属情感或意识;(3)民族的语言和象征;(4)争取民族利益的社会和政治运动;(5)普通意义或特殊性的民族信仰和(或)民族意识形态。”[2]6

美国学者海恩斯认为“民族主义”大致有四种涵义:(1)作为一种历史进程的民族主义,成为创建民族国家政治联合体的支持力量;(2)作为一种理论的民族主义,它提供实际历史过程的理论、原则和观念;(3)民族主义包含着一种政治行动,如特定的政治党派的行动;(4)民族主义是一种情感,意指一个民族的成员对本民族国家有着超越于其他的忠诚。[11]

中国学者余建华将民族主义定义为:“民族主义是民族共同体的成员在民族意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对本民族至高无上的忠诚和热爱,是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理论政策,以及在这种理论政策指导或影响下的追求、维护本民族生存和发展权益的社会实践和群众运动。[12]

民族主义作为民族生存和发展的观念体系,以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强烈认同、归属、忠诚的情感与意识为基础,追求民族政治独立的民族运动,维护民族权益,实现民族与民族国家发展的纲领和政策,致力于民族文化统一性的文化变革和措施,这是民族主义观念体系应用于民族现实问题的具体表现和行为取向。

对于民族主义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民族情感和民族意识是民族主义的基础,但不是民族主义本身。“民族情感”源于一定的民族文化,同一民族的成员生活在共同的文化氛围中,长期的目濡耳染会形成共同的心理倾向和行为方式,成为民族共同体中的情感维系,随着民族形成、发展过程而积淀于民族成员的心灵世界。“民族意识”产生于民族之间的交往与冲突过程中,在“他族”的参照下,形成“本族”的自我意识,而且在民族发展过程中通过民族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表现出来,如语言、文字、音乐、舞蹈、戏曲、饮食、服饰的特点,以及社会风尚、节日和民族传统等,并不断得到强化。这种“民族意识”一旦形成,就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稳定性。即使民族的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甚至共同语言等特征发生了变化,而民族意识仍然明显存在(如海外华人和犹太民族)。这样的民族情感和民族意识是民族主义产生的前提和心理基础,但它们是情绪化的、本能直觉式的、零散片断化的,民族主义是将它们升华、理性化而形成的观念体系。

第二,政治上的民族认同是连接民族情感、民族意识与民族主义的中间环节。民族认同往往在与异民族及异文化的相互关系中显露、强化和发挥作用。它是民族情感、民族意识的主体性追求,其基本职能在于族属上我与他的主观区分。任何民族与民族社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都处于一定的民族关系过程之中,因而民族认同对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始终是必需的,人类各民族正是通过认同与排斥的机制来区分本民族与异民族。民族认同对于加强民族内部团结和凝聚力,促成民族内部一体化过程,抗拒民族同化,保持民族传统,都具有重大的作用。民族认同首先是心理的、情感的、文化的、宗教的、血缘的等等,但这样的民族认同还不是现代性意义上的民族认同,作为与现代民族国家一同产生的民族主义意义上的民族认同,是一种政治上的民族认同,具有合法性的政治意义。当然政治、法律意义上的民族认同并不排斥文化、心理、宗教、情感等方面的认同和归属,但作为民族主义形态上的民族认同,主要是政治和法律意义上的,也就是说,这种认同是建立在民族共同体的政治合法性这一基点上的,没有民族国家的建构,民族认同便失去了基础。因而,政治上的民族认同是民族情感、民族意识升华到民族主义的重要环节。

第三,民族主义与现代化的产生发展相生相伴。民族意识的觉醒与现代化进程是同步的,现代意义上民族国家的诞生就是其直接结果。民族主义产生于欧洲由中世纪向现代社会转化的时候,民族主义日渐演化成一种不可抗拒的社会思潮。同一地域、同一语言、同一风俗习惯的自在的民族急切地向自为的民族过渡,民族自觉、民族独立成为时代的潮流。这种民族自觉以创建现代民族国家和铸造自强、自立的新国民为目标:在这样的民族主义理念引导下,欧美的许多民族成功地创建了新的民族国家,实现了传统社会的现代转换。随着现代化浪潮的全球性扩散,在殖民与反殖民、传统与现代的剧烈冲突中,欧洲之外的美洲、亚洲、非洲各地的民族意识觉醒,各具特色的民族主义思潮兴起,民族主义也是这些地区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动力。梁启超在总结这种历史性的社会变革时精辟地指出:“民族主义,是制造近世国家之原动力也。”[13]

民族主义和现代化进程紧密相连,民族主义具有强烈的民族整体忧患意识、自强意识和赶超意识,它能激发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奋进心和凝聚力,在各国、各民族的现代化建设中,一直是重要的精神资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