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023年高考落下帷幕
马上就要进入紧张的
高考志愿填报阶段
选什么大学?选哪个专业?
大学生活该如何规划?
本期“富春智观”特别关注
富阳区教育乡贤代表联谊会联合本报发起“教育乡贤寄语家乡学子”特别活动,邀请教育乡贤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丰富阅历和宽广视野,为家乡的学子和家长提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背景回顾:
蔡荣根:
毅力与兴趣同行,奔向诗与远方

人物简介
蔡荣根,富阳区永昌镇昌岭村人,1981年毕业于新登中学。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宁波大学校长。
高考结束,现在大家想得更多的是上什么样的大学、如何了解和选择专业、录取学校或者专业不如意怎么办、大学生活如何度过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在这里,我以自己的阅历提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在报考大学上,要做到知己知彼。你们在选择院校时,要充分了解报考院校的基本情况和专业特点,现在通过互联网、招生现场都能够得到这些信息,大家要在综合考虑自己高考分数和报考院校近三年招生分数的基础上填写志愿。宁波大学在省内乃至全国都是一所很有声誉、很不错的学校,我期望符合条件的同学们能够加入宁大这个大家庭,我在这里等你们。
在选择专业上,要做到兴趣和能力相匹配。大家可能比较关注专业的就业问题。其实我想说,每个专业都有其价值,每个专业也都有用武之地。在选择时,建议考虑以下两个标准:这个专业是不是我喜欢的(兴趣问题);这个专业是不是我擅长的(能力问题)。按照这两个标准选定后,只要在这个领域持之以恒,相信你们以后必将成为该领域的拔尖人才。
在应对报考不如意的问题上,要做到风物长宜放眼量。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今天,大家可能都会有大学上,但有的同学会为没有选到理想中的高校或专业而失落。由于失误,我自己高考成绩也不理想,当时也有一些茫然和失落。用我喜欢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立下自己的梦想,持之以恒为之努力,即使有坎坷,也终会雨雪初霁,收获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进入大学学习才是人生的起步。在大学还要继续发扬在高中时的奋斗精神,学习专业知识,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许多同学大学毕业后还会继续深造,攻读研究生学位,这又是一次人生的选择。在大学学习的是某个专业的基础知识,而研究生学习是培养专门从事某个研究领域的研究人才。所以在大学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要发现自己的特长和兴趣,为攻读研究生做好准备。
金晓明:
学得好、学到真本领才是硬道理

人物简介
富阳区鹿山街道江滨村(上新眺)人,1989年毕业于富阳中学。浙江工业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
关于学校与专业
首选学校还是首选专业,历来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基本前提是考生自身的竞争力(即高考成绩)和专业志向。
笔者认为,如果考生的高考成绩有足够的竞争力,建议首选大学,特别是名校。名校之所以是名校,在于它拥有更多的名教授、名学者、名校友,先进的教育理念、高水平的学科科研平台,以及长期积淀形成的校园文化和浓厚的学术氛围,也在于它可以提供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如继续深造、就业机会等。当然,如果考生有明确的专业意向和专业兴趣,并且立志于将来从事与该专业相关的职业,比如今后想当医生,则可以优先选择医学类专业,再根据高考成绩选择填报的学校。
关于专业与就业
很多家长都希望能够为考生选择一个将来就业好的专业,把好就业与好专业等同起来,把专业和职业等同化,认为当下所选的专业就是未来要从事的职业,其实不然。
首先,专业没有所谓的好与不好,对考生而言,只有适合与不适合。什么才是适合的专业?通俗地讲:一是兴趣所致,即该专业是自己喜欢的,自己能够乐在其中,乐此不疲;二是性格相宜,即该专业与自己的个性特质相适应,是自己所擅长的,将来有能力胜任相应的工作岗位。在大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动力,往往来自于对所学专业的热情。
其次,从未来就业的角度来看,专业冷热门客观存在,但又是相对的,因地因势因时而异。专业之所以热门,在于社会需求大,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多年前国贸、金融是大热门,今天人工智能兴起,这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紧密相关。但专业再热门,也要看是否适合自己,重要的还是遵从自己的内心。
再则,专业和职业并不完全划等号。现在学的专业未必就是未来的职业,跨专业、跨领域发展的概率非常大。除了专业学习能力,企业招聘也更看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个人能力与发展潜力。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弗里德曼曾经说过:“做你热爱的事情,不要考虑就业。你上大学的时候根本不可能知道就业市场在几年后会是什么样子。”无论什么专业,只要你能学好学精,就业就没有什么问题,怕就怕不好好学,还找借口说是没有兴趣。因此,选准赛道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你还得好好跑,跑出成绩来。毕竟,唯有学得好、学到真本领才是硬道理。
徐江荣:
“上了大学就轻松了”
是对大学学习的误判

人物简介
富阳区万市镇平山村人,1983年毕业于万市中学。中国计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政协委员。
专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你合不合适之别,“合不合适”是选择专业的唯一原则。
选择专业的科学方法是首先熟悉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按学科门类、一级学科及一级学科下的专业来认识专业,这需要做一定的学习和思考,也不复杂。第二是熟悉你选择的学校和专业所在学院的特色,每个学校和学院都设有官网,并对每个专业都有详细介绍,大家上官网了解即可。
我不建议大家在选择专业时过多得考虑将来的就业问题。
“上了大学就轻松了”,这是对大学学习的一个严重误判。 “轻松”有一定的原因,因为大学学习是开放式的,没有“在线约束”,比如班主任现场督学、大强度的作业提交、父母的监督等;大学学习只有阶段性激励和警示,比如期末成绩单、奖学金评定、学业警告等。大学学习是自主探索和独立思考的学习,与“在线约束“相矛盾,大学学习的首要任务是纠正以寻求标准答案为目的的应试学习方式,最终目标是形成每个个体获取知识的模式、知识应用的经验和创新知识的方法。
放纵的学生和努力的学生,毕业时天差地别,这个差别很多家长和同学无法想象。所以上大学一定记住原则问题,也是第一要务:上大学的主业是完成学业!
祝怀新:
关于高考的那些事儿和几点建议

人物简介
富阳区富春街道人,1977年毕业于富阳镇第一小学(现富阳区实验小学)。浙江大学教育
…人用亲身经历告诉你……大学本科院校教育学校研究生_网易…插图
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关于填志愿这件事,通常有两种看法,有的说选择学校更重要,也有的说选择专业更重要。
我认为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所顶尖的大学,招收的学生都是经历了严酷的选拔考试并获得高分的优秀学子。由于顶尖大学的平台高,这些优秀学子将来的发展空间就大,因而也就自然集聚了未来宝贵的人脉资源。因此,对于“学霸型”的学生而言,选择学校重于选择专业,这更利于他们未来走向更高层次的成功。
但如果孩子的成绩只能进入地方性院校,那么专业的选择重于学校选择,因为这些院校的平台远不如顶尖大学高,因此纠结于排名前后意义并不大,而一旦专业选得不合适,他将来的发展空间就会较大程度地受到限制,导致生存空间也会受限。
此外,在选择专业过程中,有一些本科专业看似热门,实质较虚,将来难以找到对应的工作岗位,如工商管理、国际贸易、行政管理、社会学等,这些专业缺乏具体的业务性,远不如计算机等工程类专业或财会、金融等商科类专业有抓手,在填报志愿时,应当慎重考虑。
陈杭平:
进入大学需要做好这些心理准备

人物简介
富阳区永昌镇永昌村人,1999年毕业于新登中学。清华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长聘副教授。
我自博士毕业以后,在高校任教已十多年,最近几年又作为“双肩挑”教师,在学院承担学生管理工作。通过近距离接触学生,处理形形色色的问题,有了一些关于中国高等教育的观察和思考。以下就简单谈谈高中同学进入大学时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首先,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高中拼命学,大学放肆玩,是高中老师“美丽的谎言”。事实上,随着近些年来高等院校持续扩招,学历文凭标准线水涨船高。越来越多的人把四年本科加两至三年硕士视作一个完整的大学教育周期。本科阶段在相当程度上变成“高四”“高五”,仍需为保研努力卷学分绩,或者为考研准备“第二次高考”。这多少有些残酷,但就是活生生的现实。
其次,自主选择、自我负责。整个中小学阶段,大家都是在家长、老师规划下按部就班地学习、生活,在既定的轨道上向单一方向前进。但是,进入大学以后,除了各类必修、选修课程外,还有琳琅满目的社团、社工、志愿服务、科创竞赛等活动。除了学分绩,还要学会跟各种各样的人相处,逐渐完成社会化(socialization)的过程。要努力在多种可能性中做出选择和平衡,发现内心的兴趣和热爱,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塑造,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最后,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几乎没有人不会在进入大学后遭受打击,陷入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这是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脱节所造成的“文化冲击”(cultural shock)。对此无需恐惧和焦虑,接受自己不可能事事都能做好,有勇气承认别人比自己优秀,学会与自己、与周围的环境妥协,逐渐完成心理的再建设,平稳地度过人人都需经历的文化冲击。最后会发现,自己其实挺不错,是独一无二的风景。
祝各位学子金榜题名
在金秋九月
步入心中理想的大学
来源 富阳日报
编辑 胡红吉
求点赞+点亮“在看”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